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来信:张欢、李婷婷、徐宁)热气腾腾的小碗饭菜、便捷的刷脸支付、老人围坐在一起的欢声笑语……11月3日,在咸安区的三个“幸福食堂”里,一幅幅温暖的养老画面正在徐徐展开。
这一切都来自中央财政专项公益金157万元的“点石成金”。通过精准投资设施购置、储蓄安排和运营补贴,该基金已成功转化为106862人的老年餐饮服务,真正让彩票香料“食”的公益事业点亮社区的幸福之光。
小碗里的大民生
10月30日上午10点左右,咸安区茶花路“卡里加雅罕食堂”厨房后部冒出热气。一抽屉刚煮好的热菜被整齐地分成小白瓷n碗:金黄的红烧鱼块、滑溜的玉米排骨汤、青酸菜青豆……
工作人员动作很快,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运营方安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志斌表示,今年6月开业以来,这家面积100多平方米的食堂平均每天接待130人,其中70%是老年人。菜单上的40道菜品价格实惠,分为5元:3元、6元、7元、10元、15元。每天轮换30多个品种。
“我们的米和油都来自我们自己的供应链,我们每天严格记录食品检验、厨具、食品样品。”他指着墙上的食品安全宣传栏说,“我们希望老人家吃得放心,吃得丰盛。”
11:00刚过,“幸福食堂”就慢慢热闹起来。老人们端着盘子停下来挑选展示柜前。选完菜后,他们熟悉地对着镜头付款,整个过程只花了几秒钟。工作人员介绍,老人刚来的时候就依赖支付系统,以后就不需要带手机了。
89岁的桂振兴每天乘公交车来到这里:“食物丰富,味道鲜美。” 75岁的严阿姨接听了谈话:“我坐了三站路才来到这里,比在家做饭方便。”
公益助力空间更新
三个“幸福食堂”的诞生,源于一个人的经济实践,政府合作。
2024年6月,安源公司开始改造公司闲置资产,准备在茶花路、南山、青龙路建设三个食堂,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注资157万元成为项目实施的重要推动力。
咸安区财政局综合股股长艾向光详细剖析资金去向:76万元用于装备智能点餐系统、消毒设备和适龄表;投入60万元进行适当的场地维护——防滑地板、无障碍走道、紧急呼叫装置,确保无处不在的安全;投入21万元优化厨房流程,提高送餐效率。
到今年6月,三个食堂全部竣工,昔日的闲置空间变成了温馨舒适的“高级餐桌”。
操作环节的精准设计也尽显匠心。根据彩票公益基金的明确规定,咸安区常住居民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每日3元的餐费补贴(早餐除外)。补贴是dis通过智慧养老平台进贡,刷脸吃饭时饭费直接差价,无需现金流。此外,9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价格在15元以下即可享受免费餐食。
数据显示,2024年至2025年,食堂共服务成人106862人,其中今年将新增一半以上,并提供30万元以上伙食补贴。公益资金的持续投入,化作一碗热饭的“政策红利”,激活了老年人的参与热情。
一顿饭温暖一座城
中午,青龙路的“幸福食堂”里挤满了人。这里的稻香不仅吸引了老人,也吸引了很多在附近工作的年轻人的常客。
“干净是看得见的,味道也不错,关键是价格便宜。”正在用餐的年轻上班族小陈说。当天窗边的一个小包厢里,坐满了白领围桌吃饭。
店员告诉记者,有一些家庭,家长中午忙,没有时间买菜、做饭,就到安源幸福食堂充值卡,让孩子在食堂吃饭,做到“吃得放心”。
更令人兴奋的是,“幸福食堂”的功能还在不断拓展。据介绍,食堂计划将该区域改造成成人下班后的休闲空间,专门设置下棋、围棋等活动区域。
“我们希望这样,这里不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更是老年人的‘第二个家’。”李志斌笑称,目前有两家“幸福食堂”正在选址、装修过程中。
在这个炎热的午后,食堂里不仅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还有浓浓的幸福的味道。当人们吃饭时在明亮的食堂里聊天,笑声映照着餐厅,“快乐食堂”超越了简单的就餐功能,成为连接社区、温暖人心的精神避难所。
从彩票公益基金的精准灌溉,到政企合作的创新模式,咸安“幸福食堂”以一菜一食定义了“养老养老”的温暖。当马塔人捧着热汤闲聊日常生活,当智能系统悄悄简化生活时,人们经济工程的意义不言而喻——幸福就藏在一日三餐的炊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