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十四五”五年,民生福祉更加稳定: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一体化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95%; 12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中心构筑了坚实的健康防线,惠及全省各地直接落户就医的4亿人次;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8亿人,解决“养儿难”供养名额574万个,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 “六轴七廊八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车站主体框架加快推进,高铁网络新增运营里程万公里,让出行更加便捷方便高效。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千家万户的真实变化。北京:虎门十年转型提质振兴惠民北京累计盘活老旧小区6700万平方米,更新老化管道5300多公里,7700多个海绵城市项目防止雨天积水。胡同是古都北京的一大特色。接下来,我们连线了本台主播高雪,看看人类如何通过“微改造”来保存乡愁、提高生活质量。记者来到北京市西城区东西岔胡同。经过多年的城市更新改造,胡同已焕然一新。今年7月,白塔寺东西岔胡同举行开街仪式,同时举办消费季活动。不仅地面干净,而且就连方形屋顶也被改造成独特的露台消费空间。在这秋高气爽的天气里,约上朋友,来这里喝杯咖啡,和身后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元代白塔合影也是相当惬意的事情。 2015年起,北京市西城区启动了白塔寺地区保护性更新工作。过去,电线纵横交错,杂乱无章,不仅影响城市美观,而且不安全。如今,3800米快递线路被管道埋入地下,改变了6500多平方米的道路景观,彻底消除了“天上的网络蜘蛛”。这里的居民还告诉记者,以前下雨的时候,巷子里就会积水。现在下水道系统已经重新铺设,下水道出口也被做成了古色古香的样子。整体风格与巷子一致,青砖青瓦。在维持的同时中心区的风貌、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利用空置、清理的庭院引入众多首店和商业创意,推动街区商业业态升级。依托白塔寺文化旅游资源,不定期举办各类主题文化展览和沉浸式体验,吸引游客驻足打卡。城市更新给首都带来的不仅是建筑风貌的提升,还有公共空间的系统化、精细化管理。 “十四五”期间,北京建成各类公园1100个,让“开窗看绿、走出公园”从愿景变成日常。北京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努力满足公民的期望和需求。通过一项又一项的城市更新项目,建设花园城市,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江苏:数字健康网络越来越浓密地融入到民生的每一个细节,勾勒出一幅“把人放在心上”的幸福图景。“有地方住”、“有病有病”是每个家庭最朴素的希望。到2024年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3亿人,个人医疗支出比重持续下降,医疗负担持续减轻。在江苏,一张数字化“健康网”已悄然织成,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接下来,让我们体验一下“家门口的健康防护”。江苏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约5.66人,居全国第一。在江苏,您家门口不仅有“健康守门人”,还有多层次的资源支持。你。这是盐城市东台市四仓村。在村里做的检查可以由市级医院进行检查。如有需要,还可以联动省、县、市、省级医院。在江苏,此类“县医共同体”已达136个,覆盖全省涉农县区。 2023年起,江苏健康云影像平台将实现全省200多家三级医院的影像数据互联互通。就医时,您不仅需要随身携带胶片,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共享医疗资源,利用整个医疗数据。从原住民社区到云数据,这张以“家门口”为中心、因半径而数字化的健康网络在江苏愈加密集。海南:我们共同见证身边的变化,科技赋能民生,让科技赋能民生成为现实“看病不用带胶卷,优质资源不用远行”。民生福祉靠平衡。 “十四五”以来,我国持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在海南,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变化都被老百姓通过镜头一一记录下来。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见证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变化。五年来,海南小学教育从“学得容易”走向“学得好”。教育公共预算投资1161.91亿元,其中农村学校建设700亿元以上。到2024年底,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将增至18所。由于乡村复兴的全面推进,当地开始了发展之路“产业生态化”和“生态工业化”路径。 2024年,海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2146元,实现连续五年增长。五年来,海南全岛通车总里程增加1929公里,各县县实现公路连通。以环岛旅游“两环”和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高速公路为重点的全区旅游体系正在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