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点评:38.83元传承,诠释新时代“焦裕禄精神
栏目: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2025-11-05 11:55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镇,一名88岁的老人悄然离世。他的工资卡余额调整为38.83元,他的生活调整为他奉献了49年的土地。罗关章,这位全国仅存的共产党员,用一生书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精神史诗,为我们新时代定义了“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和罗冠章这两位来自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有着惊人相似的精神地图。他们都将生命的最后时刻奉献给了脚下的土地。他们都用自己近乎残酷的纯朴向人们展现了无限的慷慨。他们都将“与玛塔开放的死亡”的责任解释为他们对临终的担忧。罗冠章工资卡上的小小38.83元和焦裕禄留下的破旧藤椅形成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呼应,共同诉说着质朴的爱情。共产党人说“心里有人”。 “心里有聚会”是罗冠章一生的精神坐标。在他衣橱里层层布包裹的七枚奖牌中,“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为耀眼。 2016年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时,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强烈指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1956年入党以来,他所到之处政治性格始终如一。今年缴纳的520元党费,是他以特殊的数字向党的深情告白,也是他“心中有党”的鲜明注脚。这种忠诚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溶解在血液中的坚定信念。 “心系人民”体现在罗冠章对牛庄人民的深切热爱。他常说:“村民口袋里没钱,“死也闭不上眼睛。”这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他为人民服务的动力。从研究天麻到种植烟叶,从开发中药材到探索农业与旅游融合,几十年来他一直在寻找让村民致富的方法。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试验桶装天麻种植的新技术,他仍然告诉企业家“及时除草”。藏在土豆做的简单晚餐里,藏在给贫困村民的300元、500元钱里,藏在他死不肯给村民钱的指示里。 “心中有一份责任”让罗冠章的退休成为了新的起点。 1997年退休后,他回到牛庄。 “不休而退休”的选择,来自于他无法逃避脚下土地的深深责任。他的脚和他周围的人。他帮助年轻人王正旺回国,重拾信心,开启销售;他引导村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使牛庄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甚至在去世前一个月,他还与村干部讨论“多渠道发展”。这种责任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数十年的坚持。将个人价值观充分融入群众福祉之中,是崇高的选择。 “心中有戒”成为罗冠章廉洁自律的感人典范。他工资卡上的余额38.83元,是他物质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他精神财富的反证。他拒绝老乡钱财的最后一个愿望,不是把钱还给自己,而是为了维护党群关系的纯洁性。他的一部分时间用于进行实验,结束种子,帮助乡亲,但他过着近乎残酷和节俭的生活。这种“对己残忍,对人宽厚”的性格,是对共产党人诚实本性最感人的诠释。他的“命令”不是被动的克制,而是主动选择的精神高地。 罗冠章的精神世界就像他工作笔记首页的六个大字——“诚实、干净、责任”。这简单而深刻的六个字,构成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完整人格,成为衡量一切领导干部的明确标尺。他的人生历程证明,真正的丰碑不是物质积累的价值,而是精神境界的层次;不是工作状态的改变,而是最初的愿望和感情的坚持。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罗关章这样的“种子”干部。当他们在山上播种时他们生根发芽;面对困难时,他们会提出创新想法和突破;他们在为群众服务的时候,是全心全意的。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做一名“四有”干部,什么是“不忘初心”。 罗关章带着对牛庄未了的心事离开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比任何物质遗产都更重要。 38.83元的银行卡余额肯定反映在一个共产党员的纯真的心里;闪亮的新农具诉说着一个人奋力拼搏的不负责任的故事;漫山遍野的天麻,见证了党干部对人民最深的热爱。 作为焦裕禄这样的干部,罗关章用自己88年的生命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艰难而又无比光辉的为人民服务的道路。 这片土地永远不会忘记我在海拔1800米的牛庄镇,罗关章已成为一座永恒的纪念碑,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晓阳(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编辑委员、理论评论中心主任) 编辑:王淑贤
服务热线
400-123-4567